新闻动态
添加剂对耐高温陶瓷材料分布的影响
一般而言,耐高温陶瓷材料添加剂的作用机理可分为如下两类 :一是添加剂的引入使晶格空位增加,易于扩散,烧结速度加快;二是添加剂的引入使液相在较低的温度下生成,出现液相后晶体能作粘性流动,因而促进了烧结,可以看出添加剂对烧结的促进作用。同一烧结温度下,以纯氧化铝试品MA 的粒径最小(约1µm),晶粒分布最均匀;有添加剂氧化铌的试品 MC 粒径最大(约 2.5µm),晶粒分布最不均匀,并有细碎的陶瓷组织间布晶粒中间。
耐高温陶瓷材料的粒径约1.6µm,分布均匀,有微小孔洞,由添加剂造成的缺陷也直接影响到陶瓷试品的TSC 特性和陷阱分布,一般的说,基态和激发态的能量差越小,电子吸收光的波长越长,物质呈现的颜色就越深,反之,电子吸收的光的波长越短,则物质呈现的颜色就越浅,由于过渡元素外层s 电子与次外层d 电子能级接近,因此这些d 电子可以部分或者全部参与成键,形成多种氧化数。
由于耐高温陶瓷材料的离子半径较小,最外电子层一般为未填满的d x 结构,此电子对核的屏蔽作用较小,因而有效核电荷较大,对配体有较强的吸引力,所以它们具有很强的形成配合物的倾向,在高温、富裕氧的烧结环境中,由于陶瓷晶界格点的不规则排列形成较为开放的结构,就允许有更多的氧进驻晶界,使缺陷或杂质进一步氧化,化学结构在此过程中发生了变化,从而会导致不同的陷阱能级 。
上一条: 电器陶瓷材料的定义及发展
下一条: 氧化铝陶瓷件的新材料和高铝球